郭培明
五年一届,检阅中国美术创作最高成果的全国美展刚刚落幕,从京城传来喜讯,省美协会员林文侨的国画《故园》荣获了优秀奖。这是全省入选参展作品中唯一获得该奖项的国画作品。
《故园》的创作者林文侨正是福建远太集团、安溪铁观音集团的董事长林文侨先生。当得知自己的作品得到权威专家的赞赏,并为泉州赢得荣誉时,身为企业家的林文侨笑得很开心,“比赚一个亿还爽。”凡事实话实说,从不故作自谦,偶尔还有点张狂,这是林文侨性格的一大特点,“有人问我是军人还是企业家,是运动员还是书画家,我说都是,而且还很出息。”说这话时,他一脸得意之色。
与林先生同住于一座城市,20多年间见证他的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明白他说这话是有些底气的,但怎样也没有料到,他当初被不少人认为是附庸风雅的挥毫泼墨,竟有如此佳绩。
喜欢乱涂乱画,是孩子的天性,每逢双休日,许多家长最忙的事情就是送小孩去美术班书法班学习。林文侨小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福气,回忆艰辛的童年,他说:“要不是算命先生的一句话,我早被卖掉了。”他父亲去世时,母亲刚满40岁,而他只有3岁,贫病交加早让这个家庭艰于生存。十个兄弟姐妹已死去了两个,卖掉了两个,正当一家人商议要以他换取贩子的150斤谷子时,一位算命先生无意中说了句“这孩子以后能当村干部”,成了他留在家里的关键理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何况是安溪山区穷人的孩子,林文侨上中学时利用周末在学校挑土赚一点点伙食费的细节固然令人感动,但是我更兴趣的是那些与画画有关的故事。这个调皮孩子骄傲的业绩,是曾经在一个晚上把村里所有的白墙头和晒谷场都用彩色粉笔画上了图画。天马横空的稚气想象,一下子给沉寂的山村带来几分生动,原以为会被大人追查案情,却意外获取了一片喝彩,这大概是他绘画理想的第一次狂放膨胀。于是,从班级的黑板报一直画到部队的墙报,林文侨的特长步步为营,找到了用武之地。
有研究成果认为,人的口味习惯在八岁左右就成型了,青少年时期的爱好对人生的影响更不用说了。从艰难岁月到事业有成,一个人的本色始终是要以一定的方式流露出来的。历经磨难,自然有出人头地的梦想。林文侨成了富人以后,身上的文体细胞又活跃起来了,成立郭跃华乒乓球俱乐部和远太书画研究院,冠名侨乡体育中心远太网球馆,赞助中日书法比赛、泉州苏州书法联展、全军“战士与祖国”书展等大型活动。现在,他身兼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福建网球协会主席、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常务委员、泉州高尔夫球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项体育、文化类社会职务,以体育健身,以艺术会友,忙得不亦乐乎。
走进林文侨的办公室,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字画。他家中的客厅,墙上挂的,地上摆的,屋角堆的,也全是字画及相关书籍报刊,书卷气息十足,朋友往来,谈论的,多数也不是生意场的话题。常常是,一边高朋满座,煮水品茗;另一边铺纸研墨,轮番挥毫。喝酒猜拳泡脚KTV,这些老板阔佬擅长的节目,生意应酬当然需要,网页游戏传奇私服,但他直言不喜欢,天色一黑,喝茶与写字、画画的瘾就缠身了。在企业界,许多老板爱好收藏,是因为投资字画可以增值,林文侨也有一大批价值可观的收藏品,却是喜欢时才出手购买,放在身边,反复把玩,怡然自得。对于他的收藏手段,我了解不多,不过有两次活动让我觉得,他毕竟是位精明的企业家。他以远太集团名义与泉州画院联合主办2003年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海峡西岸泉州行、2007年中国当代油画家香港泉州两地写生活动,俞晓夫、任传文、王琨、沈行工、毛岱宗、砂金、赵九杰、林鸣岗、邓国元、张京生、王辉、赵文华、白羽平,这些活跃在中国画坛上的行家高手,聚首泉州,本身就是件不易之事,难得在他们的妙笔下,出现一道绚丽多姿的泉州风景线。这些作品,丰富了泉州对外形象,垒筑着一座历史名城的艺术记忆,林文侨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他的收益又是令人羡慕的,画家们为了感谢这位热情款待、肝胆相照的泉州汉子,都特意为远太留下了他们厚重的华彩之作。
书画同源,林文侨此次得奖的作品是画,却不能不提及他的字。他的钢笔字基础不错,当事业有了一点起色,书法便列入他自修的课程,起初是赵孟畹摹靶恪蔽怂欢问奔浜螅酢⒒乘亍⑹拧⑹似罚钡接谟尤危质且环窳贰S倘绯圆耍煽诰托校┐宄隼吹暮⒆樱低澈茫钡氖怯皇侨绱硕癫褂械忝つ俊U庵智榭鲈997年终于得到了转变。那年他在朋友的帮助下,“设局”宴请一向景仰的中国书协主席沈鹏,沈老浏览了他精心创作的几幅作品,提问了几个问题,末了点了点头说:“基本功不错,可以继续练,不能只临摹,还要多看帖。此外,好的作品是要讲究布局章法的。”看帖不仅开阔眼界,而且启发思考。至于练习,据林文侨介绍,短短几年间,请教过的老师不下百人,用掉的宣纸就达5万张。
文侨性格外向,好交朋友,林聪权、江松、郭宁、谢联明等许多书画界人士,以及一些爱好书画创作的公务员,经常出现在他的画室中,即兴创作,现场点评,直言不讳,甚至针锋相对,争论之后,以茶言和。当得知《故园》获奖后,江松教授感叹:“自己前几年曾经多次劝文侨专注书法不要分心染指国画,何况单是国画中的皴法,就有十八种之多,学起来并不容易。”中国画的基础是书法,学画先学书也属传统做法。传统国画墨不爱色色不爱墨,一般由书入画的,会借助基础良好的线条质量发挥,所谓崇尚古意,体现于风格中,则为传统路数。而林文侨的国画,无拘无束,色彩斑斓,貌具稚意,注重天趣,或大篇幅的色块对冲,或浓烈的彩墨堆积,或单纯中见古拙,或沉郁中蕴深刻,观者一触目,容易被新奇感吸引而驻足。由于借鉴西画用色大胆,有的作品,让人品赏许久,还以为是油画、水粉或水彩画呢。为了在薄如蚕翼的宣纸上反复设色铺彩,并造成一种透视与不透视、像与不像的效果,他土法上马,反复试验,探索出用水喷雾渲染、用电熨斗抚平纸面等一系列独特而有效之方。应该庆幸,“业余爱好”的身份给了他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的胆量。
绘画不是对自然的简单再现,而是形象领域的心灵体验。美国著名画家马塞威尔认为:“作为现代生活贫乏的结果,我们面临这样的环境,艺术比生活更令人兴奋。”有一些画家,把绘画当作社会学的工具,赋予特定社会元素,获取“主流艺术”身份,如“政治波普”的反美术倾向。这不是林文侨喜欢的价值取向。当然,美术被外部世界所关注,是因为指向的社会状况首先被关注。从他已经正式出版的三种画册中,所见的几乎都是农村的自然景观,小桥流水,春暖花开,绿野稻浪,茶乡新景,江南村舍。如今的林文侨过惯了都市生活,物质条件相当优越,但是他似乎不满足于此,似乎还在找寻着什么。在他的画中,山水气势雄浑,用色绚丽明快,表面上与传统文人画的淡雅清丽有着天壤之别,只要再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在浓烈的色彩之后,依然有一种宁静之韵。场景中没有高楼大厦,现代时尚元素也极少呈现,至于人物,如山道骑驴者,摆渡过河者,林中老樵夫,观棋小童子,皆与古画意趣相通。不管他承认不承认,我觉得他的画作本质上仍是文人画,或者可称为现代文人画,画作的永恒主题就是故园情,一个现代人心中苦苦追求的精神家园。
现代社会,处处机会也处处陷阱,我们不可能去做所有诱惑我们的事情。大到企业文化建设,小到审美情趣,对林文侨来说,都面临着多种艰难的选择。艺术是人类最富有创意的纯个人的精神表达与造型表现,因而也最具生活品位与个性特征,《故园》一反学院派常规的处理方法,丝毫没有成名画家常见的造作之痕。作品描绘的对象是他生活过的山村旧居,与他的画友用同样视角创作的一幅油画相比,后者写实逼真,却一览无余,他的作品则纯朴本色,温情脉脉。黄土泥泞的村道,水迹依稀的粉墙,灰暗朦胧的庭院,以及隐约可见的简朴生活场景,如晾晒的布衣,觅食的小鸡,厝边的小树,弃写实而不取的技法,虽不能一目了然,若细细回味,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勾起一段悠长的回忆:这是童年,这是家园。林文侨特别提醒我说,画中的那个张望的孩子身影就是他自己。我想,那何尝不是我们,因为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是应当存留一片心灵的净土的。
绚烂之后归于平淡,“业余书画家”林文侨可能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但他的努力起码说明,自己正走在那条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