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辉煌的历史,孕育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作为首义之城,这里曾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第一枪,奏响了推翻延续200多年的清王朝和2000多年封建帝制的胜利凯歌。
自春秋战国以来,武汉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到了清末,武汉经济繁荣,位居亚洲前列。
1904年以来,武昌相继成立了科学补习所、日知会、军队同盟会、振武学社等革命小团体。
武汉革命团体有一个显著特点是既“不竞声华,埋头苦干”,又敢为人先,坚韧不拔。他们在新军中秘密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发展武装力量,积极准备起义。武昌首义领导者之一刘复基烈士本是一位文弱书生,,为了组织革命武装力量,他毅然从军,锤炼自己。
1911年9月23日,共进会、文学社宣布合并,大家决定日后不再分彼此,一律统称“武昌革命党人”。第二天,召集各部队代表100多人举行会议,组建起义总指挥部。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详细讨论军事行动后临时政府的框架及人选,确定各参战部队行动方案和联络方式。起义时间定为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起义前夕,革命党人面临重重危机。 1911年10月8日晚,蒋翊武被捕,后跳出巡警署围墙逃跑。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不幸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搜查,孙武和其他人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被搜走。武昌全城戒严,清军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彭楚潘、刘复基、杨洪胜三位革命党人英勇就义。此时,孙中山先生尚在海外,蒋翊武、孙武等主要领导人又不在现场,形势万分危急。是立刻揭竿而起,还是取消起义?武汉革命党人作出了正确的抉择。 1911年10月10日晚,工程第8营的起义部队在武昌城头打响了第一枪,革命风暴骤然兴起。部队间虽情报隔绝,遇到许多未曾预料的危险,但起义官兵鮸力同心、和衷共济,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整个武昌城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1911年12月25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1912年1月1日发布的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称:“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 ”武汉遂被称为“首义之城”。 郑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