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奥兰多警方证实曾与枪手谈判
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一家夜总会12日凌晨发生的枪击事件震惊全美,针对警方在与枪手交火后对峙3小时才攻入夜总会的做法,一些警界专家认为,这样的应对策略过于“拖沓”,可能贻误事件处置、伤亡控制的最佳时机。
对此,奥兰多市警察局长约翰米纳13日在记者会上解释说,枪手奥马尔马丁在袭击过程中确曾表示效忠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并在劫持人质后试图和警方谈判。警方不得不“重新评估现场局势”。
据新华社
□舆论
奥兰多警方遭批“反应迟缓”
当地时间12日凌晨2时左右,阿富汗裔美国人奥马尔马丁携带一支突击步枪、一把手枪和“其他装置”来到奥兰多市“脉动”夜总会门前。他起初在店外开枪,与一名警察交火。在另外两名警官赶到现场后,双方交火持续。而后,马丁进入夜总会内一个卫生间,劫持多名人质。
一些专家说,马丁进入夜总会前,现场状况尚处于“活跃枪手情境”,如果警方此时能够立即对事件加以处置,哪怕只有一两名警察,情况都可能不同。
按这些专家的说法,从以往大规模枪击案汲取的教训看,即便冒着巨大风险,警方也必须迅速进入事发现场,以遏止枪手威胁、挽救更多生命。
“我们生活的世界已经不同,”专门研究枪击事件应对策略的前特警队员克里斯格罗内克说,“(及时采取)行动(的效果)绝对胜过无所作为。”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犯罪学副教授亚当兰克福德对大规模枪击事件有研究。他说,3个小时的时间长度不同寻常,一般“从执法人员所需的回应时间可以预测(事件的)死伤人数”。
他举例说,1999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哥伦拜恩中学枪击案中,警方在与枪手短暂交火后划出一片警戒区,静待特警小组到来。不幸的是,45分钟后,特警突入学校,两名枪手已经杀害了12名学生和一名老师。
在质疑警方应对迟缓的同时,专门研究枪击事件应对策略的前特警队员格罗内克也提醒说,以往大规模枪击案的教训表明,尽早逃离现场比就地找地方躲起来更有助于“保命”。
警方称需先尝试与枪手谈判
至于缘何与枪手对峙3小时才攻入夜总会,奥兰多警察局长约翰米纳给出的解释是,一般来说,当事件从“活跃枪手情境”转入“人质危机”后,执法人员通常会先尝试与劫持者谈判。
米纳说,由于马丁劫持了人质,警方不得不“重新评估现场局势”。他说,马丁在夜总会卫生间里拨打了911报警电话,声称“效忠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而后,警方谈判专家介入,试图与马丁对话,“我们确实有一个危机谈判人员小组和嫌疑人对话,试图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
“枪手拨打报警电话时冷静而镇定,”米纳说,“整个过程中他没有提多少要求,大部分时间是我们在提问。”
谈判中,马丁提到了“爆炸物和炸弹”,这促使米纳最终下达强攻进入夜总会的命令。当地时间凌晨5时左右,警方利用控制爆破和装甲车推倒夜总会外墙,攻入店内。马丁随后在与警方的交火中被击毙,至少30名人质被救出。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官员威索帕尔说,12日公布的50名死者名单中包括枪手马丁本人,但枪手不算遇难者,所以枪击案实际遇难者是49人。
奥兰多市长戴尔同时在记者会上发布了死者身份确认进展情况。目前,49名死者中的48人身份已经确认。截至当地时间早上8时,半数死者家人已获通知。
目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将枪击案定性为恐怖袭击并已主导相关调查。美国佛罗里达中部地区检察官本特利13日上午说,目前正在调查有无其他涉案者,整个枪击案调查仍处于早期阶段。
另据此间媒体报道,在马丁12日凌晨停泊在夜总会停车场的汽车里,发现了第3件枪械和一些阿拉伯语文件。
现年29岁的马丁在美国出生长大,他的父母是阿富汗移民。马丁制造的这起枪击案是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枪击案,也是自“911”以来美国死伤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
□动机
枪手曾有一个“警察梦”
枪手奥马尔马丁的前妻西托拉优素菲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马丁情绪非常不稳,她频繁遭遇家暴,拳脚相加可谓家常便饭。
奥马尔马丁的父母从阿富汗移民到美国。马丁在纽约出生,在佛罗里达州长大,没有犯罪前科。
优素菲与马丁通过网络结识。优素菲在科罗拉多州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初见马丁时,“他是个正常人,关心家庭,喜欢开玩笑也喜欢找乐子”。
两人相处融洽,2009年登记结婚。优素菲说,马丁希望成为一名警察,他有朋友是执法人员。英国《卫报》援引优素菲的话报道,马丁曾在未成年人管教所工作,为实现“警察梦”积累经验。
在马丁的相片中,可以看到他身穿印有纽约警察局(NYPD)字样的T恤。
不过,马丁很快发生变化。优素菲说:“我发现他情绪不稳定。我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他会无缘无故地发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优素菲说,马丁会和他的父母吵嘴动手,但她是马丁日常生活中的唯一亲人,自然承受了最多的拳脚。
“他开始虐待我,经常施虐,不让我和家人联系,网页传奇私服,把我变成‘人质’。”优素菲说,父母非常担心,赶来“解救”了她。
前妻称枪手并无极端倾向
美联社报道,文件显示优素菲与马丁的婚姻持续了两年,但优素菲坚称,她和马丁的婚姻只持续了4个月。
优素菲说,她所认识的马丁有宗教信仰,会做礼拜,但并没有极端倾向。
行凶前,马丁从夜总会拨打了911紧急电话,宣称效忠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但美国反恐部门认为,枪击案可能与“伊斯兰国”无关,马丁在电话里的宣誓效忠应该是他第一次这样表态。对此,优素菲持相同看法。
优素菲说,血案原因是马丁的精神疾病,无关任何恐怖组织。
不过,“伊斯兰国”13日再次发表声明,宣称对奥兰多市夜总会枪击事件负责。“伊斯兰国”使用的“宣言”电台在一份公告中说,奥马尔马丁是“伊斯兰国”在美国的斗士,他发动了袭击,造成逾百人死伤。
此前一天,支持“伊斯兰国”的媒体“阿马克新闻社”在血案发生后随即通过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发布消息称,奥兰多夜总会枪击案“由一名‘伊斯兰国’战士实施”。
“阿马克新闻社”的消息没有提供相关证据或具体说明消息来源,引发质疑。
□观察
奥兰多枪击案撕裂美国社会
佛罗里达州奥兰多12日发生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在当下美国特有政治生态中,在距大选不到5个月的时点,枪击案在政治方面引发“喧哗与骚动”。循着2016年大选相似的轨迹,这一枪击案再度分化美国政治,撕裂着美国社会。
“分化点”之一,美国走向“更包容”还是“更设防”?
半年多时间内,美国相继发生南加州和奥兰多两起重大枪击案,其制造者或多或少与移民相关,且都有“激进倾向”。